有时候,我们在做职称评审或是学术研究时,会提到“专著”两个字,那么它的含义是什么?我们要发表专著时要注意什么?发表专著的方式又是什么?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简介:
专著,即专门著作,是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课题,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著作,一半是对特殊问题进行详细、系统考察或研究的结果。通常是在四、五万字以上。
专著有别于独著,独著只能有一个作者,而专著最多可以有3个作者。
特点:
专著通常是作者阐述的“一家之言”,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,但很少简单陈述多个家庭的意见。专著一般篇幅较长,可以围绕较大的复杂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综合论述。它们具有内容广泛、论述系统、观点成熟的特点,一般是重要科研成果的体现,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。在专著出版之前,作者的研究成果通常以论文的形式出现。在此基础上,经过深入探讨和阐述,形成专著。专著通常附有参考文献和引文注释,其中包含丰富的书目信息。
1.这本书长达25万字,包括新闻出版总署的前三位编辑
2.有一个独立的CIP书号
3。前三位主编的个人简介不到200字,封面折页上只有两英寸的照片
4.第一个编辑器共享的字符数为10万字,第二个编辑器为8万字,第三个编辑器为6万字
5.工作评估加8-15分
6.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的最高学术成就
专著可以代替核心
8.周期短,出版快
9.版权,长期
10.有机会获得第二次复习机会
11.评职加分高
这是一个流行的方式来评估专业名称和出版书籍。一般如工程学、建筑学、教育学、医学、计算机、农业等专业职称在评价中将按专著要求进行。编写学术专著比发表论文更有学术价值。因此,在职称评审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分数和认可。在评价职称时,作者可根据评分等级和评分条件选择专著出版的形式。